(2023年蘇州市環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入選2023年度全國副省級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先進實用技術指導目錄)
領域類別:水污染治理
企業名稱:蘇州晟德億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名稱:工業無疏水閥蒸汽冷凝水余熱回收技術
技術簡介:本項目采用微壓差微過冷輸送的原理,借助主蒸汽管道的過熱蒸汽加熱回收裝置內部,使高溫冷凝水的顯熱焓其完全蒸發產生蒸汽用于生產,同時設置擋板式汽水分離裝置改變蒸汽流向使帶有水分的濕蒸汽在擋板間碰擊,水分子聚集為小液滴依靠重力作用流向下端,而蒸汽用于自身密度較小可以越過擋板繼續流動從而實現汽液分離,將回收裝置設計成一個大型的蒸汽發生器。我司研發的工業無疏水閥密閉式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統可以單套系統進行節能應用,也可根據用戶情況實現高、中、低壓多段梯級串聯使用,相比傳統冷凝水回收裝置 節能回收率更高。同時采用多項專利技術,整個回收裝置不再使用疏水閥避免蒸汽泄露,密閉的空間使冷凝水和蒸汽回收率更高。
技術特點與主要技術指標:目前,國內外主要采用兩種蒸汽冷凝水回收裝置,即開放式冷凝水回收裝置和密閉式冷凝水回收裝置。開放式冷凝水回收裝置是把蒸汽冷凝水通過管道集中回收到閃蒸槽或一個敞口的地下槽中,大量的二次蒸汽排空,冷凝水降溫后用泵輸入軟水箱,作為制純水或鍋爐補給水,回收水溫低于 100 ℃,水泵易產生氣蝕,冷凝水回收能效低。這種系統的優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初始投資少,但是系統占地面積大,所得的經濟效益差,對環境的污染較大,且由于冷凝水直接與大氣接觸,冷凝水中的溶氧濃度增加,易造成管道腐蝕。密閉式冷凝水回收裝置即通過密閉式疏水器和管道,將冷凝水收集到密閉水罐中,再通過氣水分離器,將二次蒸汽與飽和冷凝水分離,使其在密閉的水罐內保持一定的空間,與冷凝水保持相對穩定狀態,然后利用水泵將冷凝水輸出。密閉式冷凝水回收裝置因克服了開放式冷凝水回收裝置與大氣接觸的缺陷,避免了冷凝水輸送過程中的氧腐蝕,并得到了廣泛應用,但該裝置能耗大且初始投資高。
本項目通過提高蒸汽系統換熱效率,有效降低產品單耗,提高生產效率。整個系統安全可靠,性能穩定,節能效果顯著。具體技術指標如下:
蒸汽節能率:15%-25%;
節省蒸汽:10%-15%(與開放式回收相比);
節省蒸汽:20%-30%(與直排相比)
主要經濟指標:據不完全統計實現規模以上的各類蒸汽節能截至2023年3月底累計約144.8萬噸;折算標準煤約13.6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達50.26萬噸。預測到2025年底推薦技術達到預期推廣比例時,蒸汽節能累計約298多萬噸;折算標準煤約28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達100多萬噸。
技術水平評價:本技術投入運營使用兩年多來,收到了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給企業大大降低成本,節省人力,物力,節能環保效益雙收。本技術榮獲綠色低碳技術服務能力評價優秀級及蘇州市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榮譽。
專利授予及獲獎:
本技術獲得發明專利一項。
名稱:無疏水閥蒸汽冷凝水余熱回收裝置,專利號:ZL202310109278.1
2023年綠色低碳技術服務能力評價GSC3級,授獎部門:能源環境服務產業聯盟
2023年蘇州市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授獎部門:蘇州市環保產業協會
應用領域與前景: 蒸汽作為工作流體和熱傳導介質,已成為現代工業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廣泛應用于化纖、造紙、紡織、印染、化工、橡膠輪胎、醫藥、電力、食品,供熱等領域。蒸汽具有分配簡單,輸送方便,控制簡單等特性,極具工業使用價值。
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工業部門及工業用能發生深刻變革,其中節能與用能結構優化將分別貢獻工業部門碳減排量的 40%和 60%。2035 年前,節能帶來的減排貢獻更大,約為 60%。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機遇,提升單位能源附加值,大力發展集約循環經濟,推廣先進高效技術是重要手段。2035 年后,工業用能結構將加速脫碳,2050 年化石能源直接消費所占比重僅為 35%,較 2015 年下降 37.3 個百分點,其中氫能在高溫、冶金用和節能是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積極響應國家方針政策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應用業績:
項目名稱:紡絲設備蒸汽增壓升溫補償自控系統軟件,實施單位:江陰海倫化纖有限公司,實施時間:2022年8月

